高脂肪、低膳食纤维饮食是大肠癌多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以高脂饮食为例,它的另外一个称号是大肠癌的“催化剂”。美国人喜食油炸类食品、暗红色肉类(牛、羊、鸡肉)和熏烤食品。这些高脂食品含大量饱和脂肪酸,易致使大肠菌群组成紊乱,促使致癌物生成和发展。与之相反,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大肠癌病发率却明显低于美国,主要也是高脂肪摄取量较少。因此,将脂肪摄取限制在总热量30%以下是预防大肠癌的主要手段。
另外,预防大肠癌应重视其他危险因素。如曾进行阑尾炎手术、结肠腺瘤病史、家族肠癌史的高危人群,应注意大便状态,每一年要进行1次结肠镜检查。
大便习惯改变,如便次增多、便秘等是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吃得越好越易得肠癌,若已出现大便带血、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症状时,表示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应尽快进行结肠镜、X线钡剂灌肠检查,以明确诊断。
让纤维素刷刷你的肠道
膳食纤维被营养学家称为“没有营养”的营养,由于它的作用是其他营养素所没法替换的。缺少膳食纤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会延长,造成肠道对废物再次吸收,吃得越好越易得肠癌,致使粪便中的致癌物长时间刺激肠壁。因此,纤维素被称为肠道的清洁工,它就像1把小刷子1样,促进肠道蠕动,清洗肠道内的垃圾和废物,吃得越好越易得肠癌,减少肠道致癌物的停留时间,从而下降大肠癌的病发危险。
美国防癌协会推荐每人每天摄食30~40克膳食纤维;日本70岁以下每天标准摄取量是19~27克;我国推荐的标准是逐日膳食纤维30克。
相关新闻
上一页:怎样预防直肠癌的发生
下一页:小谈直肠癌的几种食疗方法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