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甚么是大肠及大肠癌?
大肠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1,位于人体腹部的4周,围绕在小肠的周围,呈门字形,根据位置和特点,大肠可分为6个部分和两个曲折:盲肠(包括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包括肛管)和结肠肝曲、脾曲。总长大约1.5米。结肠生理功能有储存、分泌黏液、吸收水钠、推动肠内容物等,直肠具有产生便意、控制排便、分泌等生理功能。大肠癌是起源于大肠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1。
2.大肠癌的病发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肠癌的病发率上升势头迅猛。就上海市区而言,大肠癌从20世纪80年代常见恶性肿瘤的第4位上升到90年代的第3位,而至2003年,大肠癌已成为上海市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其中结肠癌的病发率更加显著,直肠癌概述,在大肠癌中所占比例逐步增大。
3.大肠癌产生的主要缘由有哪些?
大肠癌的病发缘由还没有完全清楚,主要缘由包括:(1)饮食习惯:如高蛋白质、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者大肠癌病发率高。(2)癌前病变:如腺瘤、血吸虫性结肠炎与溃疡性结肠炎等的病人容易得大肠癌。(3)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有人患过大肠癌者,直系亲属患大肠癌的风险较高。
4.哪些人容易得大肠癌的高危人群?
大肠癌多发区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者(特别是便血、大便频数、粘液便及腹痛者);
有大肠癌病史者;
有大肠癌癌前病变如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血吸虫病者;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有大肠瘜肉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有盆腔放疗史者。
5.大肠癌会感染或遗传吗?
大肠癌是不会横向感染的,所以大肠癌病人的家属不用担心与病人共同生活而沾染上肿瘤的可能。但是大肠癌具有1定的遗传性,10%左右的大肠癌由遗传而来。研究发现,有1个或1个以上1级亲属患大肠癌者,产生肠癌的危险性比普通人群高许多倍。
6.大肠癌可以预防吗?
大肠癌是1种可以致命的疾病,所幸的是通过公道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最重要的是改变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和初期发现大肠腺瘤等癌前期病变,通过积极的干预,阻断癌变进程。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的检查。维生素A、C、E、叶酸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预防作用还没有10分明确,目前还不推荐用于1般人群。
7.大肠癌有哪些常见症状?
便血、大便形状改变、大便习惯改变
便血:便血是大肠癌最多见的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大肠癌合并出血时,都不是单纯的血便,而是表现为脓血便和粘液血便。
大便形状改变:直肠、肛管肿瘤体积增大到1定程度时,常使大便外形产生变化,表现为大便变细,变形等。
大便习惯改变:主要是排便次数的改变,包括腹泻、便秘、腹泻便秘交替、排便不尽感、排便困难等。
腹痛和腹部不适
腹部肿块
急慢性肠阻塞症状:例如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
急性穿孔或腹膜炎症状:患者如突发剧烈腹痛,全腹压痛,反跳痛,板样腹、发热和全身中毒症状者,此时应推敲是不是合并穿孔可能。
8.大肠癌的检查手段有哪些?
肛指检查
大便隐血实验
纤维结肠镜
钡灌肠
CT
核磁共振
PET
9.如何初期发现大肠癌?
初期发现大肠癌依赖于公道的筛查,而不是等出现症状后再进行检查,直肠癌概述。可将人群分成3类,不同的人群接受不同的筛查方案。
1般人群:指不是大肠癌病发高危的人群,直肠癌概述,这类人群我们推荐45岁以后可以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每5⑴0年进行1次检查。
高危人群:指前面所述及的大肠癌病发的高危人群,不包括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我们推荐40岁左右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每3⑸年接受1次检查。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对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我们建议尽早前往大的肿瘤中心救治,通过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对家族史进行仔细的搜集和1些必要的检查,包括基因检测,来判断该人群是否是具有遗传偏向。如果有遗传偏向,则由临床医生依照特定的遗传性肿瘤的随访方案密切随访。如果没有明显的遗传偏向,则依照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案进行随访。
10.大肠癌能治好吗?
在全身各个部位恶性肿瘤中特别是消化道肿瘤中,大肠癌是医治效果比较好的肿瘤之1。通过规范化的多学科综合医治,可以进1步提高疗效,使相当1部分大肠癌病人完全治好。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总结了1999年⑵004年外科收治的844例直肠癌接受前切除术的患者生存情况,整体5年生存率高达75%,其中I期94.25%、II期84.46%、III期62.90%,到达国际领先水平。也就是说100个直肠癌病人中有75个能够完全治好,对发现较早的大肠癌(I期),90%以上能够完全治好。因此,得了大肠癌的病人千万不要灰心,不要放弃治疗或延误治疗,1定要到正规的医院特别是肿瘤专科医院接受规范的治疗,通过患者和医生的共同努力,1起征服大肠癌。
相关新闻
上一页:警惕:貌似阑尾炎的大肠癌!
下一页:青年人也要警惕直肠癌
相关问答